最近和YeS卡關幾乎都在某件事情上,頻率太高有點受不了,
上週四參加團內會木工媽媽開的大人木工課
出發去做木工前我和YeS又因為類似的狀況發生導致大崩潰~
當天原本決定請假了,但教課媽媽大力建議我要出來
另外兩位媽媽還繞來找我們,要帶YeS一起玩
說服我還是出門上木工,孩子他們陪伴半天,有這樣的支持系統真的“揪甘心”啊!!
傍晚YeS玩回來後,兩人待在教課媽媽的工作室到晚上九點多~
本來YeS就是想要做木工的,所以這麼長時間完全不是問題
一下幫忙掃地、聚集檜木屑、挖挖湯匙或磨平成品,換來換去忙得不亦樂乎
整個木工課程阿彥自覺有點對不起那根檜木,
邊做腦中邊想很多事(近期太多事卡在一起了......)
但或許是這樣安靜地挖湯匙靜下來,隔天一早能有下面的收穫
早上在準備下周要上台的課--等周界問題
翻出家裡的森林小學有聲書,記得有個主題與等周界有關
聽了腦中有個"ㄉㄧㄤ"的聲音
不是突然文思泉湧想好課怎麼上了
而是裡面藉由等周界提到一個人生觀點而觸動
---------------
長度相等的繩去圍各種圖形,怎麼圍面積最大?如果沒有別的限制,就是「圓」
但如果有其它條件(如:繩子上的某部份變硬無法彎),情況就變得複雜也無法拉成圓
衍伸出「在一定條件下,求最佳解決途徑」
故事主角是個與爺爺相依為命的孩子,他問了爺爺,為何爺爺不像其它爸媽那樣常管著他?
爺爺說:這也是等周界問題
我們的環境、條件都是屬於我們的周界(人的出生、父母與環境是無法改變的)
既然無法改變周界的長度,就得留下機會讓你改變周界的形狀,
所以必需把你的周界保持得軟軟的,有機會改變
如果我管束你太多,就像給你了一個不能彎曲的限制,你就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撐出一個自己的圓
----------------------------
啊~~~好大的提醒啊~~~我好多邊都硬掉了,雖能接受環境的限制,
靠自己努力去撐出屬於自己的最大範圍,但怎麼樣都是有稜角的。
或許我在努力著讓自己軟化,重點在此同時,得提醒自己,
不要不知不覺改變自己小孩邊界的柔軟度。
一開始我仍會掙扎,讓孩子周界軟的意思會不會與無法無天有連結?
但再想到,我不是不管限制而決定恣意擴大範圍(像不斷向外討繩子的長度);
也不要是看到限制而哀怨不去努力
應該是在限制中努力讓自己的周界儘量接近圓滿
所以我不該擔心小孩,我只要適時幫助他了解當前環境的限制是什麼,讓他能去撐出屬於自己的圓。
關鍵,我自己要柔軟,才不會也成為增加他限制的一個因素~大罩門要努力去化解!!
和領隊聊了這感想,給了我很大的鼓勵
---------------------------
我覺得這好珍貴喔~
很真誠的思索與省思,而且這才是理想的學習樣貌。從數學反省到自己,再由自己延伸到教養與教育,這一切都是環環相扣的!
真正的學習應該是這樣的,之前我們在講小孩的學習是整體的,不是分析式的。這就是一個好例子~
---------------------------
謝謝領隊給我的回饋,我會好好記著反覆提醒著自己啊~~
上週四參加團內會木工媽媽開的大人木工課
出發去做木工前我和YeS又因為類似的狀況發生導致大崩潰~
當天原本決定請假了,但教課媽媽大力建議我要出來
另外兩位媽媽還繞來找我們,要帶YeS一起玩
說服我還是出門上木工,孩子他們陪伴半天,有這樣的支持系統真的“揪甘心”啊!!
傍晚YeS玩回來後,兩人待在教課媽媽的工作室到晚上九點多~
本來YeS就是想要做木工的,所以這麼長時間完全不是問題
一下幫忙掃地、聚集檜木屑、挖挖湯匙或磨平成品,換來換去忙得不亦樂乎
整個木工課程阿彥自覺有點對不起那根檜木,
邊做腦中邊想很多事(近期太多事卡在一起了......)
但或許是這樣安靜地挖湯匙靜下來,隔天一早能有下面的收穫
早上在準備下周要上台的課--等周界問題
翻出家裡的森林小學有聲書,記得有個主題與等周界有關
聽了腦中有個"ㄉㄧㄤ"的聲音
不是突然文思泉湧想好課怎麼上了
而是裡面藉由等周界提到一個人生觀點而觸動
---------------
長度相等的繩去圍各種圖形,怎麼圍面積最大?如果沒有別的限制,就是「圓」
但如果有其它條件(如:繩子上的某部份變硬無法彎),情況就變得複雜也無法拉成圓
衍伸出「在一定條件下,求最佳解決途徑」
故事主角是個與爺爺相依為命的孩子,他問了爺爺,為何爺爺不像其它爸媽那樣常管著他?
爺爺說:這也是等周界問題
我們的環境、條件都是屬於我們的周界(人的出生、父母與環境是無法改變的)
既然無法改變周界的長度,就得留下機會讓你改變周界的形狀,
所以必需把你的周界保持得軟軟的,有機會改變
如果我管束你太多,就像給你了一個不能彎曲的限制,你就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撐出一個自己的圓
----------------------------
啊~~~好大的提醒啊~~~我好多邊都硬掉了,雖能接受環境的限制,
靠自己努力去撐出屬於自己的最大範圍,但怎麼樣都是有稜角的。
或許我在努力著讓自己軟化,重點在此同時,得提醒自己,
不要不知不覺改變自己小孩邊界的柔軟度。
一開始我仍會掙扎,讓孩子周界軟的意思會不會與無法無天有連結?
但再想到,我不是不管限制而決定恣意擴大範圍(像不斷向外討繩子的長度);
也不要是看到限制而哀怨不去努力
應該是在限制中努力讓自己的周界儘量接近圓滿
所以我不該擔心小孩,我只要適時幫助他了解當前環境的限制是什麼,讓他能去撐出屬於自己的圓。
關鍵,我自己要柔軟,才不會也成為增加他限制的一個因素~大罩門要努力去化解!!
和領隊聊了這感想,給了我很大的鼓勵
---------------------------
我覺得這好珍貴喔~
很真誠的思索與省思,而且這才是理想的學習樣貌。從數學反省到自己,再由自己延伸到教養與教育,這一切都是環環相扣的!
真正的學習應該是這樣的,之前我們在講小孩的學習是整體的,不是分析式的。這就是一個好例子~
---------------------------
謝謝領隊給我的回饋,我會好好記著反覆提醒著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