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Braunschweig】植物園

去植物園的前一天帶YeS去Theater Park野餐
那裡座椅很多,直接省略野餐墊,坐在長椅上吃吃喝喝
反正YeS吃飽就去玩不停,哪還需要野餐墊呀?!
Theater Park的遊戲區果然更適合妹的年紀
大型輪胎轉轉鞦韆、平衡圓板、爬繩等真的好玩更多
去公園野餐玩耍
玩了兩個多小時才願意離開
剛跨出公園一步,妹就說:明天再來野餐@@

但妹在玩時會忘了膝蓋的疤較脆弱,玩完回家發現,又讓之前不慎跌倒的疤上傷有缺口
決定減少玩到忘我的情境,再好玩的遊戲場都不比保護傷口重要
毛毛蟲疤已經夠立體與活躍了,不該再讓它更強化
所以隔天去植物園探路,看看是否為適合野餐的地點

起先都覺得和台北的差不多--花園、溫室,只是植物種類不同
沒想到別有洞天,繼續往內走,先看到一棵有一把年紀的大樹
接下來又是草坪、人造瀑布小溪、還有河流
妹說:好像到山裡面一樣!
涼涼的空氣、有時地勢有上有下,不是只有花園、灌木,大樹也有不少
真的有到山裡面的錯覺
去植物園玩
快離開前,坐著休息處發現一排螞蟻
YeS觀察了好一陣子後跟媽媽說:兩邊螞蟻遇到都會碰一下頭再分開耶!
和妹說明螞蟻共同活動、相遇時交流訊息的特性
阿彥又再多說:暫時兩邊沒螞蟻經過,把牠們經過的地方抹一抹,妳看看會怎樣喔!
YeS對兩邊螞蟻突然停下來有點失序的感覺感到驚訝
過了一陣子又恢復正常
妹也試了兩下,就提醒妹不要一直打斷牠們辛苦工作
謝謝他們又讓你發現了一些不一樣的事
寫的當下才想到,會不會太快說答案或說太多了?!該再多些時間讓YeS去探索發現
隔天的畫圖日記出現不少有趣東西
畫昨天的植物園
妹印象最深的,應該是知道有會吃昆蟲的植物
回家和爸爸分享時,第一個就說這
也說下次要帶爸爸來這個地方玩!
植物園照片:按這裡
遊戲場照片:按這裡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解開一點疑惑

今早看到一篇關於高雄空汙的新聞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71009/37807646/ 邊看文章內心邊喊扯 扯1:儀器顯示0 鼻子聞到但儀器測不到?到底拿什麼儀器在測呀?! 扯2:環保局坦承,大規模異味在市區飄散,卻找不到污染源的狀況「的確是很少見」 明明聽過他們說的一堆推托之辭,說有多難找就有多難找的無奈 上報了就這樣說,那 上次 的回覆是什麼意思? 扯3:呼籲民眾提供新的檢舉資料協助緝兇 果然是標準官腔回答,民眾去找到線索,那什麼是你們的工作?!

【屏東】滿州賞鷹

國慶這段期間小莉有注意著 猛禽研究會 公佈的墾丁過境鷹況 這幾天感覺是高峰,每天出海數量有6千隻左右 原以為連放了二天假的YeS,應該會在這學期固定不去學校的周四上學去 周二時就跟我們說周四仍是要請假 (猜想可能是記得要去看的一個展快到期了,深怕去不成) 既然YeS不去學校,鷹況也不錯,小莉正好也難得有空檔 真的是擇日不如撞日,決定看早上的天氣再決定是否衝看看 早上預報恆春會有強陣風、降雨機率40% 猶豫的當下,打去墾管處詢問,遊客中心的服務人員具超級熱忱回覆 把我的疑問像在帶解說般地簡要回答完,我們就決定出發賭賭看 ------------------------------------ 岔題一下: 服務的熱忱真的重要,如果是個推事情的人(如高雄環保局人員,上次經驗記錄 按這裡 ) 若對我的疑問敷衍回:「每天狀況不一樣,我不能保證哦~」然後什麼都不再多說 沒有提供專業經驗較有說服力的資訊給民眾參考決策 我想,今天我們應該就完全沒有要衝動的fu了 -------------------------------------

看「我的妹妹小桃子」有感

最近發現一部以罕見疾病為題材的動畫-- 我的妹妹小桃子 , 相對其它類似主題更有感的原因, 對小桃子疾病的陳述表現、角色樣態(如:行走、跑步時曲膝) 馬上連結到是肌肉病變的一種 早期從醫師口中知道,這是一個種類非常多可解的非常少的疾病名詞 了解YeS的狀況可能無解,只要如醫師推測應該是往好的方向走, 就這麼決定放下過多的擔憂地好好過生活著 去年突然因一次檢查,好像又聚焦了一些,能夠更明確地去查資料再深入了解 所以看到小桃子時,甚至能歸類到是某種肌肉失養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