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德國生活幾年,因為不是年輕留學生
和年紀相仿(多已成家)或長些的友人們互動較頻繁
友人中非常多有孩子,知道一些關於德國的幼兒教育,
加上語言課時有介紹德國學制
二人在德國都有接觸德國學生及上課方式,
這些經驗的加總,慢慢發現及感受到東西方教育下,學生的差異在哪
(超多人在談,我不是專家就不多描述)
當YeS出現時,二人便開始討論著該如何養育孩子
首先,有了三歲前我們要自己陪著她成長的共識
有空就是帶著妹妹趴趴走,不管她記不記得、知不知道
總相信經驗會進到她的腦中某一塊,或許現在無法叫出來,但一定有它潛移默化的能力
不知道的事,那就什麼事都跟她解釋,從baby時即便一個小動作都知會她並說明
接近可以上幼兒園的年紀時
又不想讓她太快走進未來將會坐上十多年的教室,
先讓她多親身感受、體驗身處的環境,是我們更想讓她知道的,其它都是其次
讓她自己從體驗去知道為什麼、該怎麼做
去年,一直期待著妹滿2.5歲就可以加入之前找資料時很想試試的共學團體
但我們又飄到另一個城市來生活,這條線又只能擱置
才搬來時,還努力找了一下共學的資訊,但總是沒著落
進入更需要同儕活動年紀的妹妹,先找個遊戲課上上,
延續在台北時每周有機會接觸同齡孩子的習慣
(自一歲三個月起固定去一個課,YeS早牢牢記住每周至少有一次非出門不可的事)
慢慢認識了新朋友,YeS有了玩伴,
除了平日二人的趴趴走及假日三人行,每周也有一次和玩伴一起玩整天的機會
阿彥就忘記了要持續找尋資訊,只持續接收著台北這團體的資訊而已
直到再度和認識的媽媽們聊起共學時
正好有位資訊蒐集達人分享了最近找到這裡也開始有親子共學了
又讓阿彥再度燃起希望
得知資訊時,錯過了剛剛開始的第一團,只能期待第二團的成立
終於,七月底公佈了新團成立的訊息
可能有機會加入這個實踐團體
想加入的很大原因
隨著妹的成長,發現其實阿彥本身也要努力學習的--如何更佳地與孩子溝通
因為自己過度理性,加上妹表達能力不差
很常覺得平常好好的時候能用的方式,為什麼胡鬧時就無效
二人開始有了壞情緒的衝突
自己知道經驗會被學習的,如果自己用不好的情緒表達解決事情
YeS以後也會反應出這樣的方式
有時自己的臭脾氣就是不受控,而且無法這麼快地如孩子一樣雨過天晴
沒把自己的情緒消化掉,就用不開心的心情面對孩子
無形中媽媽又在做壞榜樣
想透過自己認同的理念團體多加練習
不用主觀的方式先去和孩子爭對,先照顧自己和孩子的情緒,才能減少衝突
沒有衝突的情緒才能有機會談原委,了解孩子為何想得和我不同
得耐心的"換句話說"傳達觀念,不是直接強迫接受
另外,自己不否認,本身是個規矩相對多及小潔癖的人
常被小莉提醒這種枝微末節的小事對她的人生不會有什麼影響
不要對她限制這麼多,重要是品格方面,
(慘的是阿彥認為--這些小事都不仔細,其它還得了)
總是要孩子不要這樣、不要那樣,YeS的嘗試勇氣會不會慢慢被磨掉?
所以阿彥也要學著放鬆
共學,是我們也要努力和孩子一起學習呀
不是要孩子長什麼知識,而是從身體力行去實踐同理、人際相處等
用正向的心自主去探索大小世界
我們最初就是希望孩子能開心成長、有溫暖的心、負責的態度,就從每天的生活中學囉^^
和年紀相仿(多已成家)或長些的友人們互動較頻繁
友人中非常多有孩子,知道一些關於德國的幼兒教育,
加上語言課時有介紹德國學制
二人在德國都有接觸德國學生及上課方式,
這些經驗的加總,慢慢發現及感受到東西方教育下,學生的差異在哪
(超多人在談,我不是專家就不多描述)
當YeS出現時,二人便開始討論著該如何養育孩子
首先,有了三歲前我們要自己陪著她成長的共識
有空就是帶著妹妹趴趴走,不管她記不記得、知不知道
總相信經驗會進到她的腦中某一塊,或許現在無法叫出來,但一定有它潛移默化的能力
不知道的事,那就什麼事都跟她解釋,從baby時即便一個小動作都知會她並說明
接近可以上幼兒園的年紀時
又不想讓她太快走進未來將會坐上十多年的教室,
先讓她多親身感受、體驗身處的環境,是我們更想讓她知道的,其它都是其次
讓她自己從體驗去知道為什麼、該怎麼做
去年,一直期待著妹滿2.5歲就可以加入之前找資料時很想試試的共學團體
但我們又飄到另一個城市來生活,這條線又只能擱置
才搬來時,還努力找了一下共學的資訊,但總是沒著落
進入更需要同儕活動年紀的妹妹,先找個遊戲課上上,
延續在台北時每周有機會接觸同齡孩子的習慣
(自一歲三個月起固定去一個課,YeS早牢牢記住每周至少有一次非出門不可的事)
慢慢認識了新朋友,YeS有了玩伴,
除了平日二人的趴趴走及假日三人行,每周也有一次和玩伴一起玩整天的機會
阿彥就忘記了要持續找尋資訊,只持續接收著台北這團體的資訊而已
直到再度和認識的媽媽們聊起共學時
正好有位資訊蒐集達人分享了最近找到這裡也開始有親子共學了
又讓阿彥再度燃起希望
得知資訊時,錯過了剛剛開始的第一團,只能期待第二團的成立
終於,七月底公佈了新團成立的訊息
可能有機會加入這個實踐團體
想加入的很大原因
隨著妹的成長,發現其實阿彥本身也要努力學習的--如何更佳地與孩子溝通
因為自己過度理性,加上妹表達能力不差
很常覺得平常好好的時候能用的方式,為什麼胡鬧時就無效
二人開始有了壞情緒的衝突
自己知道經驗會被學習的,如果自己用不好的情緒表達解決事情
YeS以後也會反應出這樣的方式
有時自己的臭脾氣就是不受控,而且無法這麼快地如孩子一樣雨過天晴
沒把自己的情緒消化掉,就用不開心的心情面對孩子
無形中媽媽又在做壞榜樣
想透過自己認同的理念團體多加練習
不用主觀的方式先去和孩子爭對,先照顧自己和孩子的情緒,才能減少衝突
沒有衝突的情緒才能有機會談原委,了解孩子為何想得和我不同
得耐心的"換句話說"傳達觀念,不是直接強迫接受
另外,自己不否認,本身是個規矩相對多及小潔癖的人
常被小莉提醒這種枝微末節的小事對她的人生不會有什麼影響
不要對她限制這麼多,重要是品格方面,
(慘的是阿彥認為--這些小事都不仔細,其它還得了)
總是要孩子不要這樣、不要那樣,YeS的嘗試勇氣會不會慢慢被磨掉?
所以阿彥也要學著放鬆
共學,是我們也要努力和孩子一起學習呀
不是要孩子長什麼知識,而是從身體力行去實踐同理、人際相處等
用正向的心自主去探索大小世界
我們最初就是希望孩子能開心成長、有溫暖的心、負責的態度,就從每天的生活中學囉^^